文综处处渗透“安徽元素”
2011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包公祠、徽州牌坊群让考生备感亲切
文综处处渗透“安徽元素”

昨日高考结束,一考生一身轻松地走出考场,与母亲击掌庆祝。接下来,就是等待考试成绩了。                       李超钰 图
 

安庆迎江寺、徽州牌坊群、涡阳老子庙、合肥包公祠……这些安徽人耳熟能详的地名都出现在了文综试题上,省内一线名师分析认为,今年文综试题不少题都有创意,特别是一些安徽特色题,拉近了考题与考生的距离。

历史:首次将地方课程资源引入试题

合肥七中 李艳

知识点的分布较为均衡

从学科板块看,中国古代史占31%,中国近现代史占36%,世界史占33%;从教学模块看,必修一占30%,必修二占34%,必修三占22%,选修一、二占10%,另有一道考查史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选择题,占4%。由此可见,试题在突出主干知识考核的同时,又兼顾知识的覆盖面,知识点的分布较为均衡、合理。

对考生的阅读提出新要求

今年的历史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坚持能力立意,对学生思维能力、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方面有着充分的体现。每一道试题均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等新史观整合历史素材,对学生的阅读、多角度审题和解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第17题的考点是宗教改革,这是今年《考试说明》新增的一个考点,高考前中学师生肯定会加强复习准备。本题以意料之外的设计,考查了情理之中的知识。

每道题都创设了新的情境

今年的历史卷不仅有适量的文字信息,还将国画、图片、地图、数据表格和漫画等材料引入试题,彰显了历史学科丰富性的特点。每一道题都创设了新的情境,材料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例如,第15题将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启蒙方面的认识落差巧妙地结合起来,综合考查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立意高远。第21题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反思历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作用,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试题呈现方式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涵科学伦理的深意。

首次将地方课程资源引入试题

新课程背景下各省自主命题都力图体现本省的地方特色,今年的高考试题在选择题和材料题中都有体现。例如第35题所引材料就涉及安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芍陂及其作用。第12题选用安徽境内四幅人文景观为素材,安庆迎江寺、徽州牌坊群、涡阳老子庙和合肥包公祠,这些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值得强调的是,该题首次将地方课程资源引入历史试题,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地理:试题融合本土知识

淮北一中 陈红文

尽量增加知识点的覆盖面

地理试题严格控制长度的同时,尽量增加知识点的覆盖面,主要涉及了地球运动、大气环流、天气气候、河流水系、地质作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区域分异、能源资源、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迁移、自然灾害等,重点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技能,全面覆盖《考试说明》的四大目标十三个次级考核目标。寥寥几题竟能达成如此覆盖目标,不能不让人惊叹。

皖风徽韵体现学科价值

试题关注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将问题探究、研究性学习等元素融入试题之中,体现能力主旨。此外,突显皖风徽韵,体现学科价值。细品今年的地理试题,可以说每道试题,在追求更高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渗透安徽元素,培养乡土情怀。第23~24题从安徽走向世界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立足安徽,放眼全球。第33题以上海与安徽的联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部分皖籍在沪从业人员返乡创业原因的探究,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和家乡建设有机结合,立意高远。

图像题让考生领略了学科魅力

地理试题以人口、资源、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为背景,考查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第29~30题借用温带地区的节能住宅结构,通过建筑采光和遮阳设计,巧妙地考查了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此外,今年的地理试题共有七幅图像,包括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坐标图、数字地图等,不仅充分展示了地理图像之美和学科魅力,而且让考生在解答地理试题的过程中,感悟地理的图像美、探寻地理的奇异美、发现地理的统一美、领略地理的和谐美,享受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好心境。

政治:不少题让考生耳目一新

淮北实验中学 徐英柏

常考知识点考出了新意

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各种背景材料为载体,注重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试题考查的一些主干知识点虽然是历年常考的,但今年考出了新意。如第3题突破了经济学计算题的常规思路,不只是让考生计算结果,还要求考生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推断出相关结论,把经济理论和经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不少题让考生感觉耳目一新

试题通过曲线、漫画、表格、成语等多种形式设置情境,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第37题以“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两个话题为素材来设置情境,既能让考生领悟两个材料的中心思想,又使考生感觉耳目一新。试题选材立意新颖、高远,有“味”且不失大气。试题中涉及的2011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茶文化等材料,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人文性,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考题让考生模拟一种“真实”活动

试题的探究活动设计新颖。整个活动以“民生、民主”为主线,“目标解读、观点评说和感悟反思”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聚焦”、“参与”、“出示”、“解读”、“评说”、“感悟”等行为动词组织材料,模拟一种“真实”活动,让考生参与其中。此外,设问对能力的考查也是层层递进。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